一、宋代作品
《春寒》 -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通过"蒙蒙细雨"描绘春日细雨中的朦胧景象,展现灰蒙蒙天气的静谧感。
《踏莎行·春暮》 -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5261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以"雨蒙蒙"和"长空黯淡"表现春日黄昏时分的灰蒙氛围,烘托离愁别绪。
《山村即目》 - 丘逢甲
"一角西峰夕照中,断云东岭雨蒙蒙。林枫欲老柿将熟,秋在万山深处红。"
结合夕照与细雨,描绘山村秋日特有的朦胧景色。
二、其他朝代作品
唐代 -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通过"秋阴"和"雨声"表现深秋雨天的阴沉感。
宋代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虽然描写雨景,但"山色空蒙"更偏向雨后朦胧,与灰蒙蒙的阴天略有差异。
三、现代作品
现代诗片段
"灰蒙蒙的天空,飘洒着细柔柔的雨,叩醒了九月季节里那株寒意,于是寒蝉不再哭泣;尤加利、木麻黄皆缀上了晶莹的雨珠,祭悼它的衰老……"
通过细腻的意象表现现代城市雨天的灰蒙与寂寥。
四、补充说明
关键词: 可结合"细雨""烟雨""夕照""秋阴"等词汇辅助理解不同场景的灰蒙氛围。 风格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