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芳菲园林”的诗句,综合搜索结果整理如下:
一、宋代欧阳修《和陆子履再游城西李园》
“京师花木类多奇,常恨春归人不归。车马喧喧走尘土,园林处处锁芳菲。残红已落香犹在,羁客多伤涕自挥。我亦悠然无事者,约君联骑访郊圻。”
此诗通过对比京师车马喧嚣与园林静谧,赞颂春日园林的永恒魅力,成为描写园林芳菲的经典之作。
二、宋代赵师侠《蝶恋花·春到园林能几许》
“昨夜疏疏,过却催花雨。暖日晴岚原上路,雕鞍暂系芳菲树。仙洞同游皆胜侣,翻忆年时,醉里曾寻句。要与龙江春作主,翩然又趁东风去。”
以春风、花雨、芳菲树等意象,展现园林春日生机与游人雅兴。
三、宋代辛弃疾《新荷叶·和赵德庄韵》
“小园随意芳菲,取次台榭,等闲院落,偏宜独擅芳步。长恁恐、寿阳妆面,姑射冰肤成暗妒。笑杏坞、共桃蹊夸丽,一霎狂风骤雨。又争似、年年此际,先得东皇为主。”
通过对比桃蹊、杏坞等园林景致,抒发现代园林与自然野趣的差异。
四、明代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以苏州园林为典型,展现其“虽处人境,宛若山林”的独特意境。
五、唐代陆畅《题独孤少府园林》
“四面青山是四邻,烟霞成伴草成茵。年年洞口桃花发,不记曾经迷几人。”
通过“四面青山”“烟霞草茵”等意象,勾勒出园林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注:其他搜索结果中提到的诗句,如杜甫《落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等,虽涉及“芳菲”意象,但并非直接描写园林,故未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