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礼”的诗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下为分类整理:
一、 礼制制度类
1. 《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
2. 《礼记·礼器》:礼乐之大,以治国;礼乐之微,以成人
3. 《荀子·修身》: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二、 礼仪行为类
1. 《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2. 《史记·项羽本纪》:高祖与樊哙饮酒,樊哙进酒,高祖骂之曰:“哙哙何敢以粗酒骂我!”哙遂止酒,立拜谢罪
3.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三、 礼仪与品德类
1. 《论语·颜渊》:不学礼,无以立
2. 《孟子·离娄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 《管子·牧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四、 礼仪与历史类
1.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强化礼仪制度
2. 《汉书·礼乐志》:汉武帝时期,礼乐制度达到巅峰,形成“礼乐制度”的黄金时代
3. 《三国演义》:诸葛亮七擒孟获后,设“七礼安南”,巩固西南边疆
五、 礼仪与自然类
1. 《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2.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云中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
3. 《论语·述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注:部分诗句虽未直接提及“礼”字,但涉及礼仪相关内容,如《论语》《孟子》等经典文献中的名句。建议结合具体主题进一步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