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格局的内涵,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思想:
创新:
解决发展动力问题,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协调:
促进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绿色: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开放:
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共享: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
二、新发展格局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适应我国发展阶段变化的战略布局: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依托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发挥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生产能力和配套优势,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优化需求的良性循环;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深化改革开放,利用国际资源优化国内资源配置,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三、科学内涵与意义
理论基础:基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客观需求,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战略调整;
实践路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穿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等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指导意义:为“十四五”及更长时期发展提供根本遵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通过新发展理念的指引和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我国旨在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多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