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关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或同音性,使句子具有双重意义。以下是一些高中语文中常见的双关句子例子:
道是无晴却有晴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
解释: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这里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解释: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这里的“丝”与“思”双关,表示相思之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
出自唐代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解释: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这里的“柳”与“留”双关,表示挽留之意。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出自《红楼梦》。
解释: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雪”与“薛”谐音,指薛宝钗,“林”指林黛玉。
要强借房租一年,所以百姓们都把“崇祯”读做“重征”
出自《红楼梦》。
解释:重征同“崇祯”谐音,这里利用了“崇祯”和“重征”的同音性,形成双关。
这些例子展示了双关在高中语文中的广泛应用,通过这些句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双关修辞手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