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小雅·蓼莪》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开篇,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孤子对父母深深的哀思和无法报答养育之恩的悲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文与译文
原文: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译文:
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父母,抚养我大太辛劳!
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可怜我的父母,抚养我大太劳累!
汲水瓶儿空了底,装水坛子真羞耻。孤独活着没意思,不如早点就去死。
没有亲爹何所靠?没有亲娘何所恃?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
父母啊,你们生下了我,又养育了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
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要回报父母的恩情,怎奈上天没有准则,
对我不加保佑!南山高峻难逾越,飙风凄厉令人怯。大家没有不幸事,
独我为何遭此劫?南山高峻难迈过,飙风凄厉人哆嗦。大家没不幸事,
不能终养独是我!
赏析
情感真挚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和“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这两句,语拙情真,言直意切,深切地表达了孤子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和无法报答的悲痛。
比兴手法
诗中以“蓼蓼者莪”起兴,通过对比莪蒿和蒿、蔚的不同,引发对父母辛劳的联想和感慨。诗人自恨不如抱娘蒿,而是散生的蒿、蔚,由此而联想到父母的劬劳和劳瘁。
象征意义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以瓶中水尽和罍中无水可汲来比喻子无以赡养父母,没有尽到应有的孝心而感到羞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表达了失去父母后的孤苦伶仃和生不如死的痛苦。
对父母的感激与无奈
诗中详细描述了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如“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深深感激。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报答父母恩情,但天道难测,无法实现愿望的无奈。
对命运的不满
诗的最后部分,通过描写南山的高峻和飙风的凄厉,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不满和对自己遭遇的悲愤。
总结
《小雅·蓼莪》以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象征,表达了孤子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和无法报答的悲痛。诗中通过对父母辛劳的详细描述和对命运的不满,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哀思和无奈之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