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出自唐代诗人黄滔的《寓言》,全诗通过对比五十岁前后的人生状态,展现了人生的变化无常和时间的无情。
首联“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描绘了五十岁之前的年轻活力,每天早晨都满怀激情和活力,仿佛还是少年时代。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年轻时的活力和朝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的怀念和留恋。
颔联“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转向五十岁之后的生活,每天都在逐渐变老,时间无情地侵蚀着白发苍苍的额头。这一联通过形象的描绘,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情和人生的变化无常。
颈联“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诗人通过引用蘧伯玉的故事,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蘧伯玉是一个聪明的人,他懂得人生的无常和变化,因此他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感到沮丧或失落。这一联通过引用故事,强调了人生的变化和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尾联“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诗人以蘧伯玉为榜样,表达了对清风的敬仰和追求。蘧伯玉是一个贤明的人,他的智慧和品格使他能够面对人生的变化和无常。他的清风品格不会消失,也不会被时间侵蚀。这一联通过赞美蘧伯玉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清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无情、人生的变化无常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对比五十岁前后的人生状态,强调了人生易老、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智慧、贤明和清风品格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