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和尾迹是文章结构中常见的两种文字类型,分别位于文章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功能:
一、题记
定义 题记是写在文章 题目下方或正文之前的文字
,用于引入文章主题、营造氛围或说明写作背景。
作用
引入主题: 通过简短语句揭示文章核心思想或情感基调,如《感悟高中》以“心灵深处的一股清泉”开篇。 吸引读者
创设环境:为读者构建特定场景,如历史散文通过题记重现时代背景。
格式要求 通常以破折号或直接陈述开头,语言需凝练且与正文主题相关。例如: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二、尾迹(尾记)
定义
尾迹是写在文章 结尾部分的文字,用于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或表达作者感悟,常见于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
作用
总结归纳: 概括文章核心观点或事件发展,帮助读者明确文章脉络。 情感升华
延伸思考:提出开放性问题或未来展望,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
格式要求
语言需简洁且与开头呼应,通常以抒情或哲理性语句收尾。例如: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三、总结
题记与尾迹在文章中分别承担“前言”与“后语”的功能,前者重在启始,后者重在收束。两者共同作用于提升文章的完整性和艺术感染力,但侧重点不同:题记通过引入和渲染为文章奠基,尾迹则通过总结和升华强化文章的最终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