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艺体生改革方案主要围绕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考试评价体系、强化文化课基础等方面展开,具体内容如下:
一、专业设置与统考范围调整
统考专业增加
全国新增159个备案本科艺术类专业点、24个审批本科艺术类专业点,撤销110个本科艺术类专业点,覆盖文学编导、服装表演、航空服务艺术等9个省级统考新专业。
校考改革深化
- 部分非专业类艺术院校取消校考,转为统考录取;
- 原有校考专业中,戏剧影视表演类、服装表演类、航空服务艺术类首次纳入统考;
- 跨艺术门类报考难度提升,考生需同时满足统考要求。
二、文化课成绩要求提升
全国统一标准
高考文化课成为所有艺考考生必考内容,各省需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艺术类各专业文化课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逐步扭转“重专业轻文化”倾向。
分类录取机制
- 部分高校探索建立破格录取机制,对省级统考和校考成绩均优异的考生给予适当照顾。
三、考试方式与内容优化
统考内容调整
统考科目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注重考查专业基本功和综合素质,例如音乐类增加视唱练耳测试,美术类强化素描、色彩等基础能力考核。
校考规范管理
校考工作全部在学校所在地组织,不再跨省设置考点,且需增加考评人员比例(省外人员占比超50%)。
四、录取原则与保障措施
平行志愿改革
统考成绩按比例计入综合分,文化课与专业课占比1:1,部分院校可结合校考成绩进行二次录取。
促进教育公平
通过扩大统考覆盖范围、提升质量,缩小地区间艺体生录取差距,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和特殊类型高校发展。
五、地方特色政策
例如四川省明确将艺术类招生计划与体育类分开编制,艺术类考生需符合《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
以上改革方案体现了教育部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既强化了专业能力考查,又注重文化素养提升,为艺体生提供了更加公平、多元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