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密必有一疏”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在极周密的考虑或计划中,难免会出现一点疏忽或错误。其核心含义和要点如下:
基本含义 该成语强调即使再周密的计划或安排,也难以完全避免疏漏。常用于形容在谨慎行事中仍可能因意外情况导致失误。
出处与背景
- 成语来源: 最早见于清代魏源的《庸易通义》,原文为“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分温故为存心,知新为致知,而敦厚为存心,崇礼为致知,此皆百密一疏”,原指知识与行动的差距,后泛指做事的疏漏。 - 其他出处
用法与示例 - 作谓语/定语:
例如“他虽谨慎,但百密一疏,还是被对方抓住破绽。”
- 例句扩展:在军事、管理或日常事务中,该成语常被用来说明“防不胜防”的道理,如“叶沐的快速攻击,让孙浩有些应接不暇,难免的,百密一疏,被叶沐一拳打在左胸上。”。
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
千奇百怪、防不胜防、漏洞百出
- 反义词:万无一失、滴水不漏
哲学与现实意义
该成语反映了辩证法中矛盾普遍性的观点,即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对立统一关系。在人际交往中,也提醒人们需保持谦逊态度,避免因过度自信导致疏忽。
综上,“百密必有一疏”不仅是描述客观现象的成语,更蕴含着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