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的发展脉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初期阶段(汉高祖初年至武帝初年)
这一时期的汉赋主要继承楚辞的余绪,内容上侧重于抒情,形式上也用“兮”字句,句式整齐,通篇押韵,接近于诗歌。
代表作家有贾谊,其代表作有《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此外,淮南小山有《招隐士》,枚乘有《七发》等作品。
兴盛阶段(汉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
这一时期的汉赋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特点,以体物为主,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
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扬雄的《甘泉》、《河东》、《羽猎》、《长杨》,班固的《两都赋》等。
衰落阶段(东汉中叶以后)
大赋逐渐衰微,抒情、言志的小赋开始兴起。
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张衡的《二京赋》、《归田赋》,赵壹的《刺世嫉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等。
总结起来,汉赋从汉初的骚体赋,到汉武帝时期的散体大赋,再到东汉中叶以后的小赋兴起,经历了从继承楚辞余绪到独立成体的演变过程,最终在社会动荡中逐渐衰落。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