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生的校考和艺考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艺考改革
从2024届开始,编导类艺考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导演类艺考。教育部将编导类专业进行了拆分,戏文、电影学、戏剧学、广电编、影视技术专业被明确要求按照文化课录取,而数字媒体艺术直接划归了美术类。只保留了戏剧影视导演这一专业,并与表演一并划归为“表(导)演类艺考”。
统考(省级统考)
统考是由各省独立组织、自主命题、全省统一评卷的编导类专业基础考试。统考科目包括故事创作、影评写作、文艺常识等,每个省份的科目设置和考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统考合格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校考。
校考(高校自主考试)
校考是由部分学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考生可以自愿报名。校考内容通常包括文艺常识、影视作品分析、故事写作、广告策划、文化热点分析、散文写作、节目策划写作等,部分院校还会设置面试环节,如自我介绍、自选朗诵、特长展示、即兴评述、编讲故事、命题小品、回答考官提问等。
统考与校考的关系
统考更侧重于考核导演生的创作能力,分值比例上有所体现。校考在统考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核考生的故事写作、创作能力,并包含与原编导统考相似的科目,如文艺常识、话题评述、作品分析、综合面试能力等。艺考改革的本质是将更精细、更具针对性的专业考核任务交由校考分担,减少考生们在前期备考省统考的部分压力。
文化成绩要求
编导艺考对文化课的成绩要求较高,且随着近年来的艺考政策改革,编导类专业的文化分还将继续提高。但编导始终是艺术类专业,所以相比普通高考来说,文化成绩要求还是相对较低的。
录取方式
艺考生的最终录取需要看高考成绩和校考成绩(如果艺术院校没有设置校考,则直接使用统考成绩)。两项成绩都合格的考生才可以被录取。
总结:
统考:省级统一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视听语言、影视评析、故事写作等能力,合格后才可参加校考。
校考:部分学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内容更为细致和专业,包括文艺常识、影视作品分析、故事写作等,并可能包含面试环节。
录取:最终录取需要高考成绩和校考成绩(或统考成绩)均达到一定标准。
建议:
考生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参加统考还是校考,并充分准备,以提高通过考试的几率。
关注教育部及各大高校的艺考政策,及时了解最新的考试内容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