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播音考试流程因院校和专业差异较大,但综合多个信息源可归纳为以下通用环节:
一、前期准备
了解招生信息 11-12月关注目标院校招生简章,确认考试时间、内容及要求。
部分院校(如浙江传媒学院)分初试、复试,需分别准备。
材料准备
自备稿件:新闻、文章或诗歌等,要求发音标准、语言流畅。
形象资料:整理仪容仪表,部分院校可能要求素颜或特定妆容。
二、考试环节
形象气质
考官通过观察仪容、仪态、表情等评估专业素养,部分院校可能进行现场测试。
语言表达
自备稿件朗读: 选择中英文各一篇,限时1-2分钟,考察发音、流利度。 即兴评述
口语测试:部分院校要求现场用考官提供的材料进行口语表达,如新闻播报、看图说话等。
综合素质 包括文化素养、情感表达、心理素质等,部分院校通过问答或情景模拟考察。
三、其他注意事项
考试形式
部分院校采用“双机位”面试(如中传文史哲专业),需同时完成文学、历史、哲学三科笔试;
其他院校可能侧重口语表达或才艺展示(如舞蹈、乐器演奏)。
时间安排:
整体流程通常在3-6个月内完成,需关注院校通知调整。
录取流程:
通过专业考试后,根据成绩填报志愿,部分院校有降分录取政策。
四、典型院校示例
中国传媒大学 初试:文学、历史、哲学三科笔试;
复试:双语方向包含自我介绍、中英文朗诵、才艺展示等。
浙江传媒学院
初试:形象气质、教师交流、英语/汉语朗诵;
复试:汉语口语、英语口语、看图即兴表达。
四川传媒学院
初试:指定作品朗读(普通话/英语);
复试:英语作品朗诵+英语命题评述。
五、备考建议
强化语言能力: 通过新闻播报、模拟主持训练提升表达能力; 关注院校差异
模拟考试:录制视频自我评估,注意仪态和时间控制。
以上流程为综合参考,具体以目标院校最新招生简章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