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各种雅称来形容人的身体。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身体雅称:
松柏之质:
喻指体质强健,如松树和柏树枝叶茂盛,经冬不凋谢。
亥步:
喻指身强步健,相传夏代有个叫竖亥的人,身体强壮,善于走路。
廉颇强饭:
喻指年老健壮,战国时赵国老将廉颇,年老益壮,一餐能吃一斗米,十斤肉,仍能披甲上马出战。
玉体:
对女子身体的统称,如青葱玉指、细柳蛮腰、粉颈、乌鬓、胸上雪、朱唇、皓齿、杏目、柳眉等。
回日:
喻指体强力大,传说战国时楚国鲁阳公与韩构交战,势均力敌,从上午一直战到黄昏时仍不分胜负,乃挥戈把太阳拉回九十里,继续战斗。
拔山:
喻指体健力大,引申为气概雄伟,如秦末楚王项羽在垓下被困时,慷慨悲歌,词中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名句。
扛鼎:
喻指气力过人,如《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力能扛鼎”。
五短身材:
形容身材矮小。
丰腴:
形容身材丰满。
身高几尺:
形容人身高,如《史记》中记载孔子身高:“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这些雅称不仅丰富了古代汉语的表达,还反映了古人对身体美的追求和赞美。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