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丰富多样,包含了许多独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四川方言词语及其解释:
摆龙门阵:
指漫无边际的闲谈。
冲壳子:
指吹牛皮,说大话。
涮坛子:
指开玩笑。
打滥仗:
指不务正业或无法按常规办事。
打锤:
指打架。
扯筋(皮):
指吵架或闹纠纷。
刹割:
指结束或没有了,用完了。
弄归一:
指把事做彻底。
整巴实:
指做好。
莫来头:
指没关系。
鼓到:
意思是硬来、强迫、让别人做不愿意的事情。
弯酸:
指故意找岔、挑剔的意思。
萨过:
意思是事情已经过去了,结束了。
几哈:
是很快了的意思。
巴不得:
就是别人想的和做的正好是自己想的。
歪:
形容一个人很凶的意思。
茂起:
意思是比起的意思,但其中的茂也是有矛盾的意思。
绵:
意思是表达一个事物和一个人做事情很拖,性格很慢,很缠绵。
拦中半腰:
意思是说别人还没说完或者自己还没做完事情,就中途给人家打断。
雊:
普通话音gòu,四川方言音góng,雄雉鸣也。
潽湫满沿:
东西装得很满的样子。
相公:
打麻将时,某圈多抓牌或者少抓牌,不能和牌的人。
哥们儿: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朋友”或“哥们”,常用于男性之间的亲密称呼。
姐们儿: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朋友”或“姐们儿”,常用于女性之间的亲密称呼。
老板: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老板”,用于称呼店主或负责人。
大妈: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阿姨”,用于年长女性的称呼。
巴适:
舒适、合适的意思。
要得:
可以、行得通的意思。
丁丁猫儿:
可能是指一种小动物或者是一种玩笑用语。
巫:
旧时指女巫、巫师,民间通常是专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骗取财物的人。在四川方言中,巫也有耍赖、使诈的意思。
31. 贬:动词,骂、打。
32. 煸:动词,指在铁锅中炒菜时,来回翻炒,有时还用锅铲压,使食材中的水分炒干。
33. 扁毛儿:名词,缺点、毛病。
34. 不摆了:即“不用说、极好”的意思。
35. 不进油盐:本指豆类吸收油盐能力低,比喻听不进别人的话。
这些词语只是四川方言的一部分,实际上四川方言中还有许多其他富有表现力和特色的词汇。如果想要更全面地了解四川方言,建议多听、多说,并向当地居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