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及改革家。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显著成就,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政治生涯
王安石历任多个官职,包括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他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开始主持变法。由于守旧派的反对,他在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但宋神宗一年后再次起用他,随后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被废除,王安石病逝于钟山,享年65岁,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文学成就
王安石在文学上以散文著称,其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名列“唐宋八大家”。他的代表作包括《泊船瓜洲》、《梅花》、《元日》、《登飞来峰》等。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是唐朝的著名诗人和画家,世称“王右丞”。他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外号“诗佛”。
诗歌创作
王维现存诗400余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他的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使至塞上》、《鸟鸣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积雨辋川庄作》等。
艺术成就
王维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他的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曾评价他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杜牧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诗歌风格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咏史抒怀。他的代表诗作包括《感怀诗》、《杜秋娘诗》、《张好好诗》、《李甘诗》、《郡斋独酌》、《雪中书怀》、《落中送冀处士东游》、《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压招以诗赠行》、《池州送孟迟先辈》、《题池州弄水停》等。
散文创作
杜牧的散文以纵横奥衍、切经世之务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曾任中书舍人,人称杜紫微,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这三位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